11月13日,工信部發布《船舶行業規范條件》?!稐l件》的制定,旨在進一步加強船舶行業管理,化解產能過剩矛盾,加快結構調整,提升技術水平,促進轉型升級,引導船舶工業持續健康發展。
中國船舶工業經濟與市場研究中心分析師楊佳寧認為,船舶行業規范條件的出臺,有望加快船舶行業轉型升級,促進整個行業的兼并重組,行業龍頭公司有望迎來利好。
行業面臨新一輪洗牌
《條件》明確提出,鼓勵企業做優做強,加強技術和管理創新,全面建立現代造船模式,提高船舶設計制造水平、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提升環境保護、安全生產和職業健康管理水平,降低資源和能源消耗,淘汰落后產能。
《條件》對造船企業的生產設施、設備和計量檢測、建造技術能力、技術創新、質量保證體系、節能環保等多方面提出了明確的要求。
分析人士指出,《條件》中有關企業主要生產技術指標、安全生產、節能環保的要求都十分嚴格,這將有助于國內船舶業轉型升級。“《條件》要求企業造船綜合能耗每萬元增加值不高于0.20噸標準煤,下水(出塢)前舾裝工程完整率不低于80%。這些連很多大型船舶公司也達不到。許多中小造船公司目前的造船綜合能耗是規范的3-4倍?!睏罴褜幷f。
《條件》發布后,將使造船行業面臨新一輪洗牌。“《條件》對于大型船企是一個利好政策,規模大、效益高、節能環保的大型船企將從新一輪洗牌中勝出,而一批達不到標準的資源消耗較大的造船企業將淘汰。”楊佳寧說。
利好行業龍頭公司
據中國造船工業經濟與市場研究中心主任包張靜介紹,2013年前三季度,我國造船業產能利用率僅為50%-55%,相較2012年75%的利用率降,低了約20個百分點,產能過剩進一步加劇。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9月份,全國造船完工3061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6.4%;船舶行業80家重點監測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823.1億元,同比下降15.8%,利潤總額49億元,同比下降53.9%。而今年1-9月份,全國承接新船訂單3806萬載重噸。
為促進船舶工業持續健康發展,2013年8月份,國務院發布了《船舶工業加快結構調整促進轉型升級實施方案(2013-2015年)》。10月份,國務院又發布了《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要求包括船舶行業在內的五大行業堅決遏制產能盲目擴張,淘汰和退出落后產能,調整優化產業結構。
“此次《條件》的出臺,可以認為是此前文件的具體操作層面的措施,將有助于解決造船業產能過剩問題,提高產業競爭力,使我國從造船大國成長為造船強國?!睏罴褜幷f。
分析人士認為,國內造船行業的龍頭公司中國重工、中國船舶、中船股份、廣船國際等將有可能引領新一輪洗牌,成為政策利好的受益者。(選自:中國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