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頒布《2012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稱,受發達國家經濟增長疲弱、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財政緊縮措施以及各國應對危機的政策缺乏協調等因素影響,發展中國家的經濟增長與穩定也將受到嚴重威脅。
    在這樣的挑戰下,2012年,出口和外貿對中國經濟的拉動作用均將減弱,中國經濟的增長必然依靠內需。同時,2012年又是實施“十二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重要一年,保發展還要擴內需。擴大內需不僅是經濟問題,也是民生問題,事關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擴大內需  富民為本
    “中國擴大內需的根本宗旨是富民,是讓13億中國消費者的福利最大化。”清華大學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告訴記者,這包括3層含義:首先,擴內需的重大決策提出了保增長的目標,對此要主張“雙保”,既保增長,又保就業,其中更需要保就業。其次,切實解決民生問題。在投資項目選擇上,要與人民福利掛鉤。最后,加強投資項目監管,使信息更加透明,防止腐敗,發揮項目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環境效益。“中國擴大內需能否成功,關鍵取決于這3個方面。”他說。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劇錦文也認為:“提高收入水平是擴內需的重要選擇,只有逐步提高收入水平,才能實現從過去過度依賴外需向主要依靠內需的轉變。”
    值得注意的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國民收入結構調整、低收入人群消費能力、農民收入新增長點等都進行了詮釋和規劃,表明中國從分配制度層面找到了擴大內需的突破口。
    投資增速將放緩
    內需包括投資和消費。業內專家認為,投資在今年仍將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基礎設施建設、制造業的升級換代將成為投資擴張的推動力。
    不過,2012年的投資增速或將放緩。首先,2012年,鐵路建設開支大幅縮減。中國鐵道部部長盛光祖日前表示,隨著約6320公里新軌道的開工,將安排4000億元用于鐵路基礎設施建設。按照新計劃,2012年的鐵路建設開支與2010年相比將大幅減少42%。其次,受利潤拖累,企業投資能力不足。中國企業營業收入和利潤增長速度逐步放緩,原材料成本上漲,抑制企業擴大再生產。再次,過去3年,中國政府推進的一系列消費刺激政策,實際上形成了透支消費,其副作用將在今年體現出來。比如汽車購置稅減免、家電下鄉、以舊換新等等,都是對居民遠期消費的一種透支。當這些刺激政策結束后,透支消費遺留下來的消費斷檔就將顯現。
    對此,中國經濟改革研究基金會國民經濟研究所副所長王小魯認為,長期以來,中國投資率已經過高,過高的投資率導致了持續的產能過剩。2012年,中國若繼續實施刺激性的政策推動投資,將產生更大的副作用。他預計,2012年,中國不太可能出臺擴張性政策拉動投資。
    消費新政呼之欲出
    按照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的判斷,“中國今年的需求增長存在下行壓力。”
    記者從商務部了解到,前一輪促進居民消費的幾項短期措施陸續到期且不再簡單延期,更多促進消費、擴大內需的政策措施正在醞釀出臺。
    商務部2012年的首要工作是著力擴大城鄉居民消費。目前,商務部正與相關部委研究制定家電下鄉和以舊換新的接續政策,新的刺激政策將與節能環保和新消費模式相結合。
    與此同時,今年,商務部將更加著力于促消費長效機制的建設,即完善流通體系、擴大服務消費、促進網絡購物發展等。商務部已經起草提案,在未來數年繼續推行消費刺激政策。
    據悉,促進消費新政有望在全國商務工作會議閉幕后發布。(中國貿易報 陶海青)



 返回
 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