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第一年,在國家大力調整產業結構、加緊淘汰落后產能、鼓勵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背景下,中國大宗農產品和資源性產品出口穩定增長,出口商品結構進一步優化,對外貿易轉型升級逐漸加快。
但由于歐債危機蔓延和中東地區政局動蕩,國際市場需求急劇萎縮,中國對外貿易額增幅呈現逐漸走低態勢。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沈丹陽目前稱,2012年,世界經濟形勢總體十分嚴峻復雜,但中國有信心在進一步加快結構調整、推動進出口貿易更趨平衡的同時,實現對外貿易的平穩增長。
2011年:中國對外貿易額增幅走低
來自商務部的最新通報顯示,2011年,中國出口占主要貿易伙伴市場份額不升反降。其中,紡織品、家具、鞋類、箱包份額下降明顯,紡織服裝在歐美市場所占份額下降1.1%,家具下降1.7%,玩具下降2%,箱包下降2.6%。
對此,商務部副部長鐘山解釋說:2011年,中國外貿遇到很多困難,出現了很多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而國際市場需求依然不足,歐美兩大經濟體復蘇困難,國際經濟競爭更加激烈,既有來自發達國家的競爭,又有新興市場的競爭,使得中國出口占主要貿易伙伴市場的份額有所下降。
業內專家認為,外部需求下降與成本上升疊加,令外貿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面臨的壓力增大,陷入經營困境,使得一些加工貿易轉移到東南亞等地區,而一些新興市場國家今年以來紛紛頒布刺激出口政策,也進一步加劇了競爭。
“中國低成本競爭優勢正在逐步被削弱。”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原所長張燕生表示,新競爭優勢沒有形成,舊的競爭優勢又在迅速下降,外貿將面臨滑坡風險。
第一季度:中國出口或探底
2012年,美國、歐盟、日本三大主要經濟體增長動力依然不足,發達國家市場需求繼續萎縮,另外,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中國出口形勢將愈顯嚴峻。
商務部用“非常嚴峻”來形容年初的外貿形勢。商務部近日表示,由于世界經濟形勢總體十分嚴峻復雜,國內外環境變化對中國外貿的影響還在繼續發展,一季度外貿形勢將非常嚴峻。
對此,清華大學中美關系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周世儉預計,去年12月以及今年第一季度,出口放緩的幅度將更為明顯。
商務部研究院研究員李鋼也認為,2012年,中國的出口增速可能降至個位數,出口增速預計比國內生產總值增速高1個至2個百分點。
華創證券宏觀經濟分析師華中煒坦言,中國出口第一季度或探底。他表示,外貿系統一直強調擴大對新興市場出口,以調整出口結構,但現在來看,新興市場出口難以和歐美經濟脫鉤,這意味著如果歐美經濟體繼續疲弱,中國對新興市場的出口將難以為繼。
2012年:中國外貿面對日益復雜的外部環境
2012年,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主要風險來自于日趨復雜的外部環境。世界經濟復蘇放緩和下行風險增加,將對中國外貿穩定發展帶來諸多風險和挑戰。
對此,瑞銀集團預計,中國今年出口增速或將遲滯,貿易順差或將縮窄至國內生產總值的2%,預計去年為3%以上的水平。
金融機構美銀美林也做出最新預測,認為今年中國經濟的最大風險是出口,出口增長幅度將從去年的20%下降到10%。而如果歐盟經濟預期進一步下調到負2.5%,中國的出口可能是零增長。
在這種形勢下,中國政府將保持宏觀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繼續實施一系列以“穩增長、調結構、促平衡”為著力點的政策措施。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2012年年要保持出口平穩增長,推動出口結構升級,加強和改進進口工作,積極擴大進口,促進貿易平衡。同時,妥善處理貿易摩擦,努力改善中國發展的外部環境。(中國貿易報 陶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