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歷連續跌停后,人民幣匯率日前突然轉勢迅速上揚。12月27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152,創17年新高。對此,受訪專家表示,無論匯率上漲還是下跌,都是市場參與者作出的選擇。種種跡象表明,人民幣已經達到或接近市場均衡匯率水平,人民幣匯率或接近雙向波動預期。
在人民幣即期匯率經歷連續跌停后,日前突然轉勢迅速上揚。12月27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152,盤中匯價則達1993年匯率并軌以來的最高水平。專家認為,人民幣匯率或接近雙向波動預期,市場還應理性看待人民幣匯率的走勢變化。
漲跌是市場自然選擇
受國際金融形勢動蕩的影響,近來人民幣匯率呈現大幅波動。從11月30日起到12月12日,盡管中國人民銀行通過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力挺人民幣匯率穩定,但在上海外匯交易中心的即期市場上,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依然連續9個交易日盤中觸及跌停。連續的跌停不禁讓人擔心人民幣步入貶值周期,進而導致國際資本快速流出。
不過,雖然連續9個交易日跌停,但人民幣對美元在其間并未真正出現貶值。相反,從中間價來看,其間人民幣對美元反而累計升值290個基點,升值幅度為0.29%。連續的跌停似乎是虛驚一場。
業內分析人士指出,此前大量資金流出亞洲等新興市場,回到歐美市場自救,加之市場也有對中國經濟發展不確定性的看法,認為中國經濟面臨增速回落的風險,市場存在看淡人民幣匯率的交易盤,因而人民幣走軟。
不過,隨著通脹回落及日本將購買中國國債消息的釋放,市場對于人民幣的信心和需求提升,故人民幣再度對美元走升。
中國石油基金研究會研究員馮躍威認為,人民幣匯率的波動主要是由美元回流機制所導致的。“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久拖未決,并且逐步向歐元區核心成員國和銀行系統蔓延,加劇了國際金融市場的動蕩,造成大量國際資本為規避風險紛紛逃至美國,進而出現美元對人民幣升值現象。”馮躍威說。
“其實,人民幣中間價近來上漲還是市場參與者作出的選擇,并不是央行降低或調高了匯率。”中國外匯投資研究院院長譚雅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人民幣走高在某種程度上是市場自然修復以及熱錢自身所作出的技術上的選擇。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在12月26日發表微博稱,種種跡象表明,人民幣已經達到或非常接近市場均衡匯率水平,應使人民幣進入真正的隨市場雙向波動的時代。
明年仍將有漲有跌
盡管人民幣對美元升值勢頭在延續,但分析師和學者都不應看淡人民幣未來單邊的升值前景。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連續跌停后又急速升值,譚雅玲認為,這種現象不必恐慌,“匯改的目標就是要使匯率上下波動,有靈活性。而且,人民幣匯率波動預期的出現還有助于減輕國際熱錢流入的壓力,有利于抑制國內資產價格泡沫。”
知名財經評論員葉檀同樣指出,人民幣對美元雖然創出新高,但仍然在正常的區間范圍之內,是當前中國經濟結構趨于均衡的一種體現,市場不必過于敏感。“就像以前跌停一樣,雖然表面上是幾個跌停,但還是在區間范圍之內,這次創新高也是如此。”葉檀說。
未來,人民幣對美元走勢如何?馮躍威的判斷是,歐債危機的不良影響已蔓延至全球各大經濟體,而美國經濟目前正趨于好轉,在美聯儲推出第三次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前,美元近期的反彈態勢不會輕易結束。
譚雅玲預計,雖然人民幣升值的預期并沒有改變,但人民幣市場已經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加上日前多次跌停的情況,未來人民幣匯率能保持正常化和合理化是非常有好處的。2012年,人民幣匯率可能會出現一個雙邊的走勢――有漲有跌,這無論對于匯率還是對于經濟,都比較有利。(國際商報 回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