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姚堅在12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對外表示,在外部環境仍然不是很明朗和樂觀的背景下,保持當前對外貿易政策的總體穩定依然是首要選擇。
姚堅表示,今年5月份出口之所以大幅增長,主要原因在于去年同期是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下外貿下滑的谷底,基數非常低。同時,由于去年下半年,特別是第三季度出口基數提高,今年7月份以后的出口增速整體會平緩下來。因此,5月份出口還是延續了去年11月份以來恢復性增長的趨勢,這是全球市場逐步恢復常態的表現。
姚堅指出,當前世界經濟復蘇的基礎仍不穩固,作為我國主要傳統市場的發達國家復蘇步伐相對慢于新興市場,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增加了我國出口的不確定因素,原材料價格和勞動力成本上升也將制約我國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因此,無論是出口退稅政策、金融稅收政策,還是貿易便利化政策,保持當前對外貿易政策的總體穩定仍將是首選。
姚堅表示,目前部分出口企業的利潤水平相對較低,商務部正在密切關注這一現象,以防止多重因素疊加,造成企業經營上的困難。
與此同時,姚堅也透露,隨著國家節能減排、綠色環保政策的實施,可能會對部分產品的貿易政策進行適當的調整和完善。“這主要是以完成今年的節能減排任務為依據,是整體中國經濟政策的導向,貿易政策要配合。”
針對近期美國部分人士以我國外貿開始恢復為由,再度對人民幣匯率問題進行指責,并提出要把其納入到當前對于銅版紙和鋁型材的“雙反”調查中,姚堅回應說,匯率的走勢更多取決于經常項目的順、逆差在GDP中占據的比重,4%~5%是一個正常的合理區間,而今年我國外貿順差大幅減少的格局不會改變,這一比重可能還會低于上述區間。同時,匯率問題不是世貿組織的管轄范圍,也不符合補貼“專向性”的要求,把匯率問題納入到“雙反”調查中,既沒有事實基礎,也沒有世貿規則依據。(《國際商報》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