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视频免费在线观看,久久一区二区三区免费,天堂网一区二区三区,欧美视频三区,亚洲视频一级片,国产精品久久网站,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午夜

2025-04-21 20:00 星期一 設為首頁| 加入收藏
金融危機下如何應對外貿法律風險 [發(fā)布時間]:2009-02-13

返回 打印

    當前,迅速惡化的外部經濟環(huán)境,使我國對外貿易遭遇嚴峻挑戰(zhàn),特別表現在外貿合同履約率大幅下降,糾紛明顯增多。2008年以來,中國貿促會法律部接到的國內公司對于國外公司不履行外貿合同的投訴較往年大為增加,占全年總投訴案件的80%左右,且投訴對象多是往年履約率較高的美國公司和英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的公司。爭議焦點多集中在不付貨款、貨物質量爭議、拒不接收貨物等方面。

    事先防范

  注意了解外貿或投資對象所在國國家風險的變化。一國政策和法律的變動更可對外貿活動產生直接影響,比如,俄羅斯2008年上半年的央行政策就直接影響了俄羅斯銀行對信用證的支付。而根據相關權威機構作出的國別風險報告,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fā)后,世界各國的國別風險已經出現了較大的變動,歐美一些國家風險升高,而非洲、拉丁美洲等一些國家風險則有所下降。

  注意及時調查合作的國外企業(yè)的資信情況。影響外貿和投資活動的國外企業(yè)的資信情況主要有:公司是否存續(xù)、公司類型、聯系方式和注冊資本等注冊信息,股東和管理者信息,公司資產和財務信息,公共記錄信息(如是否有違約記錄、是否有訴訟記錄等),經營和產品信息,進出口信息等。另外,在如下情況下應對國外企業(yè)進行資信調查:初次與該企業(yè)合作前應對該企業(yè)進行調查以防受騙;與國外企業(yè)進行長期合作時也應定期對其進行資信調查,以及時了解對方履行能力的變化;發(fā)生糾紛后對該企業(yè)的資信調查可以幫助制定有效的糾紛解決方案;在中國境內或境外申請強制執(zhí)行仲裁裁決前也應對被執(zhí)行企業(yè)的財產情況進行調查,以確定其是否有可供執(zhí)行的財產并制定切實有效的執(zhí)行方案。

  應簽訂正式的書面合同,并完善各項合同條款。現實中,很多形式發(fā)票或訂單雖經雙方簽字后也具有合同效力,但其內容過于簡單,許多關系當事人重要權利義務的內容都沒有規(guī)定,導致了當事人的責任分配十分不清,爭議產生后沒有有效的解決依據和方式。

    合同明晰

  結合金融危機下合同糾紛的特點,我國企業(yè)在簽訂出口合同時尤其應注意以下問題:

  ―――謹慎選擇價格條件。我國外貿企業(yè)最常使用的是CIF和FOB價格條件,特別是FOB得到更多青睞。但FOB條件下,常會出現船貨銜接的沖突。為解決此問題,建議在合同中可以增加約定:買方在規(guī)定的時間派船到指定的裝運港受載貨物。如果買方未能在約定的時間派船到達指定的港口,發(fā)生的一切經濟損失應由買方負責。

  ―――明確規(guī)定買方有及時提貨的責任以及買方沒有及時提貨的違約責任。

  ―――選擇適當的貨款支付方式。出口企業(yè)可選擇預付款加信用證的支付方式,而盡量避免貨到付款。關于信用證的開立,一方面應在合同中規(guī)定由某雙方共同認可的信譽度高的銀行開立;另一方面應盡量采用見票即付的不可撤銷信用證,而避免長期信用證,更要杜絕信用證軟條款。

  ―――在制定合同時需要注意嚴格規(guī)定檢驗條款的內容。為保證出口商的合法權益,可以在合同中約定:一旦出現貨物質量爭議,買方應與賣方一同對貨物進行檢驗,并在雙方一致認可的檢驗機構進行檢驗。

  ―――為保證出口商的權益,還應在合同中規(guī)定買方不付款的違約責任承擔方式,比如可以規(guī)定:買方在多長時間內沒有付款,賣方有權以單方面書面通知的形式解除合同,收回貨物并要求買方賠償因此而遭受的經濟損失。

  ―――在爭議條款中規(guī)定爭議的解決方式和適用法律。比如可以規(guī)定:與本合同有關的所有爭議應提交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調解中心調解。調解不成的,可以提交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仲裁裁決是終局性的,對雙方均有約束力,仲裁費及勝訴方聘請仲裁代理的費用應由敗訴方承擔。

    糾紛解決

  糾紛的解決主要有:訴訟、仲裁、調解。

  訴訟因其耗時長、程序復雜、地方保護主義盛行、國外判決難以執(zhí)行等原因,外貿合同一般所用不多。而仲裁以其一審終局性、程序靈活性、裁判專業(yè)性、有可以申請和執(zhí)行國外仲裁裁決的公約(即《紐約公約》),現在基本成為外貿糾紛解決方式的首選。但申請仲裁的前提是雙方一致同意。愿意選擇仲裁的糾紛解決方式的,應事先在外貿合同中約定仲裁方式及仲裁庭,否則事后雙方很難達成一致意見而將糾紛送交仲裁。調解是比仲裁更加靈活、費用更低的糾紛解決方式,但調解的進行也是建立在雙方自愿的基礎上,因此愿意采用調解的,一般也應事先在外貿合同中約定同意進行調解。

  現實中,糾紛發(fā)生時,很少有當事人愿意馬上進行仲裁或訴訟的。究其原因,還是糾紛解決成本太高。針對這種情況,中國貿促會法律部推出了“貿促會敦促履約”這一新型化解國際經貿糾紛的方式。

  “貿促會敦促履約”是中國貿促會法律部針對外貿合同中一方當事人有明顯的違約行為,經審查核實非違約方提交的相關資料后,向確不履約的企業(yè)發(fā)出敦促履約函,催促其及時履約,對于經催促后無合理理由仍拒絕履約的企業(yè),將其列入不良信用企業(yè)名單進行監(jiān)控并予以公布。該項服務受到了廣大企業(yè)尤其是中小型外向型企業(yè)的大力歡迎,它是依托貿促會的中立性、權威性和國際企業(yè)信用體系的建立而發(fā)展的一種糾紛解決方式的新嘗試,是對傳統的訴訟、仲裁、調解方式的有益補充。(國際商報  王琳潔)

Copyright ? 2008 www.jjrw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網站主辦方:舟山市對外經濟貿易企業(yè)協會 技術支持:舟山三合商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