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三角是我國經濟發展最活躍、開放程度最高、創新能力最強的區域之一,在國家現代化建設大局和全方位開放格局中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地位。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是引領全國高質量發展、完善我國改革開放空間布局、打造我國發展強勁活躍增長極的重大戰略舉措。
以一體化的思路和舉措打破行政壁壘、提高政策協同。“一體化”是區域協調發展的最高形態。2018年以來,長三角三省一市以一體化的思路和舉措打破行政壁壘、提高政策協同,讓要素在更大范圍暢通流動,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推動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目前,長三角地區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已實現119項政務服務事項或服務跨省通辦。一天內跨省開辦公司也成為了可能。除了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公共服務便利共享,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還肩負著當好經濟壓艙石、當好發展動力源的重任。多年來,三省一市充分發揮長三角創新資源優勢,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深度融合,打造產業創新共同體和自主可控的產業鏈,積極探索形成新發展格局的路徑。
一體化發展要讓要素在更大范圍暢通流動。在科技互聯互通、生態環保等重點領域,長三角各地區、各部門共同發力,協作推進,促進資源要素跨域流動,破解跨域治理難題。在創新資源端,長三角國創中心目前已建立4個海外合作平臺,與國外72家和國內61家知名高校和研發機構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支持國內外高校院所的研究成果到長三角區域落地轉化;在研發載體端,已在先進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信息技術和能源環保等領域擁有具有一流研發平臺和技術人才的研發載體87家,瞄準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產業關鍵共性技術,開展技術攻關;在產業需求端,與行業龍頭企業共建企業聯合創新中心。
一體化的發展要充分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圍繞“全力推動三省一市統籌發展,積極參與區域協調發展,推動長三角城市群一體化發展,依托上海國際化平臺集聚全球高端資源”四個層面,以項目化推動一體化,以一體化推動高質量,精準嫁接優質資源,產業創新集群建設已經形成全方位、深層次、寬領域建立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新格局。從改善人居環境,厚植生態底色入手,長三角地區進一步發揮區位優勢,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推進江海聯動,全力推動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實現新的‘滄桑巨變。
一體化發展要實現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強大的合力。千鈞將一羽,輕重在平衡。協調發展的關鍵,就是要推動統籌、協同、均衡發展。一體化發展是區域協調發展的高級形態。只有以一體化的思路和舉措打破行政壁壘、提高政策協同,讓各類要素在更大范圍暢通流動,才能發揮各地區比較優勢,實現更合理分工,凝聚更強大的合力,促進高質量發展。要在全局上謀勢,在關鍵處“落子”,緊扣創新協同、產業協作和民生共享等領域,深化合作聯動,產出更多成果,讓“高質量”越來越高、“一體化”越來越強、“一盤棋”越下越活,促進高質量發展。
天風浩蕩長三角,披襟向洋奮楫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是一日之功,我們既要有歷史耐心,又要有只爭朝夕的緊迫感,既謀劃長遠,又干在當下。只要我們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繪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工筆畫”,以釘釘子精神和抓鐵有痕的力度扎實做好各項工作,就一定能夠開創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來源:國際船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