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數字經濟,構筑新動能。去年以來,舟山積極實施化工、船舶、水產3大細分行業“產業大腦”建設,全面助力細分企業數字化轉型,重點推進新材料船舶產業公共服務平臺、工業經濟運行分析系統、企業碼綜合應用、市級科技項目“一件事”、“遠洋云”、數字貿易云展廳等多跨場景應用,推動產業數據匯聚共享,實現資源要素優化配置,賦能制造業跑出提質增效加速度。今年上半年,舟山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230.7%,增速全省第一。
擁抱數字化改革浪潮,舟山片區數字建設欣欣向榮――
數字化培育試點“百花齊放”?!爸腔酆Q笤诰€”納入省數字經濟系統產業鏈現代化跑道,“海洋數據產業大腦”入選省信息業分區細分行業產業大腦,“船舶行業產業大腦”和“化塑行業產業大腦”列入省工業領域行業產業大腦,浙石化成功獲評省級“未來工廠”培育試點,碳景科技、浙優科技獲評省級智能化轉型試點,金塘塑機螺桿產業集群獲評省級新智造產業集群試點;全市11家企業同步推進市級“未來工廠”、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培育。
數字新基建建設如火如荼。新引入西子集團旗下蒲惠智造落戶,推進長宏國際等13家企業開展市級數字化標桿企業培育,完成國際互聯網數據專用通道建設,開通5G基站1000余個。
智慧海洋工程加快推進。省海洋大數據中心、智慧海洋舟山大數據應用服務平臺、智能深海網箱養殖等一批重大項目實施。目前,船聯網暨漁船“一張屏”精密智控重大科技攻關揭榜掛帥18個項目全部通過驗收。
搭載數字技術,舟山片區數字化改革舉措頻出――
以數字化改革為龍頭,加快打造具有舟山特色的數字自貿應用平臺,努力實現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的營商環境。
率先在口岸監管領域推動數字賦能,首創“數字口岸綜合服務和監管平臺”,構建全數據流聯動和智慧通關升級;率先探索船舶通關一體化改革,船舶轉港數據復用惠及長三角及沿海口岸,并在全國推廣;創新“單一窗口”運輸工具(船舶)“一單多報”,建成全國首個無紙化通關口岸,構建集船舶進出境、引航調度、燃油加注、物料供給、清洗艙作業等國際海事服務全業態通關無紙化模式,通關效率走在全國前列。
創新研發國際船油加注智能監管服務應用,實現與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保稅油“一口受理”兩大平臺數據互聯互通,集成協同審批、智能調度、遠程監管三大應用場景,實現了倉儲、代理、加注、駁船、船東以及監管等全鏈條六要素全覆蓋,錨位使用效率提升30%。(來源:舟山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