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系列具體部署已經展開,持續助力中小企業健康發展。
近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做好宏觀政策跨周期調節,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統籌做好今明兩年宏觀政策銜接,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穩健的貨幣政策要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助力中小企業和困難行業持續恢復。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財政研究室主任何代欣在接受《中國產經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近一段時間以來,穩定的貨幣政策,保持了合理的流動性,這對國民經濟當中的一些產業及企業持續恢復起到關鍵性作用。
此前,央行、財政部、銀保監會、工信部等多個部門也頻頻發聲,進一步助力中小企業健康發展。
央行表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穩字當頭,堅持正常的貨幣政策,搞好跨周期政策設計,增強宏觀政策自主性,根據國內經濟形勢和物價走勢把握好政策力度和節奏,處理好經濟發展和防范風險的關系,維護經濟大局總體平穩,增強經濟發展韌性。
“宏觀政策要在‘硬’支撐和‘軟’引導上發揮作用。”何代欣說,一方面,需要在貨幣政策上保持整個資金市場的相對寬松;另一方面,引導宏觀預期,只有宏觀政策相對穩定,相對寬松,整個市場環境穩定,才會對中小企業的后續發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
何代欣說,具體來看,目前要做的工作很可能是以空間換時間。所謂的空間就是以穩定政策和合理流動性的空間來換取企業恢復和發展的時間,尤其是為中小企業提供復蘇和回暖的時間。
記者還注意到,為了進一步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近日,央行決定于2021年7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本次下調后,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8.9%。
央行表示,此次降準為全面降準,除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部分縣域法人金融機構外,對其他金融機構普遍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不下調部分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的主要原因是,5%的存款準備金率是目前金融機構中最低的,保持在這一低水平有利于金融機構兼顧支持實體經濟和自身穩健經營。
財政部近日修訂印發《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
該《辦法》是指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設立,由中央一般公共預算安排的用于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資金。專項資金用于重點引導地方等有關方面完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融資服務體系,改善中小企業發展環境,突破制約中小企業發展的短板和瓶頸,支持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據記者了解,財政部專項資金支持范圍包括支持中小企業提升創新能力及專業化水平,優化創新創業環境;支持完善中小企業公共服務體系,促進中小企業開展合作交流;支持中小企業融資服務體系建設,促進中小企業融資;其他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工作等內容。
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近日表示,今年以來,財政部門進一步優化和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幫助市場主體恢復元氣,增強活力。通過繼續實施制度性減稅政策、分類調整階段性的減稅降費政策、出臺新的結構性減稅政策以及持續實施降費措施等,預計全年為市場主體減負將超過7000億元。
銀保監會近日召開全系統2021年年中工作座談會暨紀檢監察工作(電視電話)座談會指出,要不斷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圍繞改善經濟社會薄弱環節金融服務,繼續實施系列紓困政策,不斷改善小微企業金融服務。
記者在梳理資料時也注意到,除了相關部委發布政策助力中小企業疏困外,近日,不少地方政府也頻頻發布政策助力中小企業健康發展。例如北京下發《進一步完善北京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體制機制行動方案(2021-2023年)》,確定了近三年民營小微企業融資“增量、擴面、降價”目標,完善對商業銀行服務小微企業的考核機制,督導轄內商業銀行普惠小微貸款增速保持較高水平,督導五家國有大型商業銀行北京市分行2021年普惠小微貸款增速不低于30%。
在解決企業融資方面,根據媒體報道稱,近日,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中信銀行與中央國家機關政府采購中心達成戰略合作,旨在幫助中小微企業解決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據悉,雙方將發揮“金融+政務”互補優勢,積極對接平臺政府采購數據,為平臺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便利。下一步將按照融資方案,用成熟產品和系統做好對接,力爭9月底前上線,年底前實現貸款發放。
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在金融政策方面,在多目標綜合權衡之下,下半年政策利率有望保持穩定。接下來,監管層可能更多借助結構性政策工具,如強化針對小微企業的減稅降費以及適度擴大普惠性強、資金利率低、投向精準的再貸款規模等,增加對國民經濟薄弱環節和重點支持領域的定向滴灌,同時堅守貨幣政策穩健中性基調。(來源:中國財經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