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3年的編制,2005年 12月27日,《中國造船質量標準》由國防科工委正式發布并開始實施。這是我國首次發布的全國性造船質量行業標準。它總結了我國多年來的造船實踐經驗,參照了造船先進國家的造船質量標準、國際主要船級社規范以及相關國際公約與規則,達到了國際同行業的先進水平,可操作性、適用性強,適應我國船舶工業發展的需要。
該標準適用于3000噸以上的鋼質船舶,可為我國造船企業船舶建造質量控制和管理,以及船東、船檢、設計單位、船廠相互間協調質量意見提供依據,也可為船舶經營、貿易談判活動提供我國造船質量技術文件。
為適應國際造船市場的激烈競爭,促進船舶工業及航運事業的發展,保證產品質量,原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于1993年組織編制了《中國造船質量標準》(CSQS),作為規范性文件頒發實施,并于1998年對CSQS(1993年版)進行了全面修訂。十幾年來,CSQS在建造出口船舶的商務談判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并在船舶行業得到廣泛應用,被廣大國內外船東認可,為滿足船舶設計、建造、經營、貿易等需要,提高我國船舶建造質量發揮了積極作用。
近年來,造船技術不斷進步,造船模式在轉變,新工藝、新設備不斷采用,國內外規范、標準、國際公約又有了新的變化,國內外船東對造船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標準中個別指標顯得偏松或過嚴。為此,國防科工委決定,再次組織質量標準的全面修訂工作,使之體現我國當前造船質量的整體水平,并使CSQS由規范性文件上升為我國船舶行業標準。本次修訂工作于2002年9月啟動,由中國船舶工業綜合技術經濟研究院牽頭,中船集團公司和中船重工集團公司所屬有關單位共同承擔。(中國海事網)